1 ) 依然好看
马特还是一如既往地帅,电影节奏比第一部要快,情节紧扣生死和感情,冲击力很足,桥段在围捕和逃脱中尽显人物的智谋,伯恩的手段精明又有效率,动作场景太燃,飙车戏尤其让人过瘾。悬疑的剧情和配乐让效果更加突出,保持了悬疑惊悸的味道,整体比第一部只好不坏,但让我感觉不好的是镜头太晃,让人有些不太适应。
2 ) 极度视觉飓风
连看了《谍影重重》1和2,个人觉得《谍影重重》2的情节处理更加紧凑,更能抓住人心,比起《谍中谍》来更是上了一个档次。紧张的动作的设计,让观众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主人公的命运险象环生。最精彩的就是伯恩在慕尼黑和另外一个特工的打斗,那种你死我活,跌宕起伏,每一秒都扣人心弦,极大的刺激了观众的视觉感官。
片子有大段的汽车追逐场景,大展彪车秀,伯恩的车技更是神乎其神,再加上紧张、动感的音乐,整个像名车的一款炫目广告。片子走遍了欧洲大陆,从那不勒斯一直到莫斯科,还要加上印度和美国,各地自然人文景色可真让观众流连忘返,目不暇接了。
这就是好莱坞给我们制造的极度视觉飓风!
3 ) 从来不犹豫
他们决定的事情永远不犹豫。
杀人、自杀,还是离开自己的恋人。
世界真奇怪,一个地球,石头,植物,水,然后竟然有美元这种东西来衡量一个星球的质量。
一样吃饭拉屎的生物走到社会里就友很多不得已,有那么好的体力和心智,讲话行事全要小心。
里面的官方女主管真烂,虚张声势,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是刻意画出来的。我不喜欢。
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达蒙,他在车上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是edward norton演这个角色是怎么样。无奈这两个男人我都喜欢 hoho~
昨天把一二两部连播了,今天回去看三。
动作的部分好帅好帅。
4 ) 根据影片自己总结的特工技巧【散乱,不成熟,欢迎补充!】
【Bourne系列三部中的技巧均已总结,详情参见另外两部】自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具个人高技术、高智商含量的电影!如果还有哪部,各位认为是超出这部的,恳请赐教!
简评下吧:
1,剧情精彩,情节设计合理,几臻圆满,充满调动观者思考积极性的元素【其中逻辑性严密程度个人以为以第一部尤其见长】;
2,节奏、拍摄技巧运用合理恰当,有张有驰,全在掌控之中!;
3,表演专业【除去情绪、情感、角色特质不说,其中特工、间谍的实力、智商表现的尤其让我佩服!这点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4,音乐!!音乐!!对白越少、情节越复杂、所想要技术水平越高或者是想反映的思想、情感越崇高、罕见,越需要精彩绝伦的音乐(or 音乐主题)。有好的音乐这电影就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好的!同时指明,数量并非绝对的衡量指标Powell的音乐主题以轻素简约、原始动感的鼓点、节奏作为背景音乐绝对是一大高明之处【尤以第二部的Goa /To the Roof为优】!!片尾Moby的电子乐风格(特别是第三部结束时的编曲更显轻灵诡秘,感觉好像把一帮家伙蒙在鼓里,自己暗夜独行。除了COOL还能说什么?!)有人写出了歌词的中文翻译,也相当精彩!
切入正题:
Skills from The Bourne Supremacy
吹风、冷水洗漱和深呼吸可以让头脑清醒
记下任何回忆的片断或梦境
如果不用我的方法(虽然可能花费高),但用其他的方法花费更高-说服的一种方法
撬琐技术
随身小刀
首先破坏电力(总之让我处暗,敌处明)
时间和节奏行动的阶段的精确衔接
收看独立的优秀电视台
在公用的私人场所(宾馆、路边停车)会面,严格的双方协调的时间表
分期付款-加强合作的博弈
声音、地点、颜色、感觉、气味、形状、时间。画脑图,通过地图、其他图形来回忆
寻找信息【最常见的确定身份的地点:邮局、信用卡中心、派出所、医院、酒店……】的能力
感觉、直觉(被观察到的次数,出现的地点是否敏感,衣着,行为方式,交通工具,语言等)-协调与否
感情公关获取情报
对于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宁可误判,也不要报侥幸心理
车上放枪
通过实际情况确定方式方法
高密度协作中的准确交流
在需要准确和灵活的移动时,跑步是很好的选择
在车祸中最容易保护自己的姿势
行动之后要确认
从现象中找原因,从原因处找线索,从线索中分析人物和事件过程
水性
烧掉存在的痕迹
根据状况选择交通工具
紧追线索不放,注意记录整个过程,以便事后分析整合
问电脑-》问档案-》问主管(问原因,细节,未写出结果)
在自己能够保证脱险的情况下暴露自己,让线索来找自己
发现疑问,不合常理的地方,提问并提出自己的猜想,讨论
县官不如现管
沉默和迟钝与突然爆发(出人意料)
从哪里来,来做什么
集中精力判断气氛,找准时机行动
常用的高科技工具(特别是通信、读取、记录)
快速离开,获得能够自己控制的交通工具
切断被跟踪的途径(各种标志、号码)
封锁现场、保护证物、立刻行动
找到线索后回到重要疑点做确认
记住地图、确定自己在哪
咖啡和酸奶
集中资源、了解背景
公路海路要比铁路空中更能隐藏身份
不犯错,总有目标和行为目的,自己确定战略和战术
到当地找自己已知的源
敏锐观察,即使有麻烦、危险,也不马上慌张、发作,而是走向解决之所
在平常生活动作中藏有力工具
控制对方的行动,让危险因素可见
利用对手一个瞬间的注意力转移,扭转战局优势
通过想象让随手物品变成武器
大胆创造和使用
天然气+面包机+杂志=定时炸弹
走后门
在他背后,他的手的攻击性就会大大降低
在机场存包很安全
旅游指南查可能的所在地,缩小范围
占线,然后到前台看房间分号
高处观察对方
跟踪技术(路上注意道路信息:时间、地点、特定的活动。可能要约定、可能要逃跑、可能要隐藏)
时间段、点,把计划根据地点、时间、对象分类,搞清楚之后整合连线
撒谎以给对方希望,接近自己熟悉的源,让对方先暴露【如果nicky不在怎么办?】
一个约定:时间、地点、人衣、着物、联系方式等的确定约定。(提出者主动)
所有先机的抢占都是以拥有比对方更明确、更多、更复杂、更可行的意图为开端,达到让对手跟着你团团转的效果。好像假动作:不断拉大距离然后突破、远远甩开
布置狙击手说明她放弃了可能会牺牲人来换会文件的冒险,以较小的风险得到较小的补偿
像频分多址隐藏人于自然情况中,让对方对人关注的目标动起来,影响对手的观察和掌控
让情况向“双行”的方向发展,即无论对手采取什么办法,我总能摆脱(双活三)
卖破绽给对手,其实早已猜到对方打算,已经先行一步了
把意图隐藏在平常行动中
屏蔽的单间
自身所在地的安全和撤离方案
到公用网吧查敏感信息
回到事发地找灵感、线索
如果自己是对方,最明智的做法是什么,对方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有不同,找到问题,看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门缝下的影子,猫眼
看当地地图
观察情况后设计快速移动方案
三维的移动:高低、前后、左右,离开兜圈后回来
对过去官方新闻的怀疑
【波恩怎么找到沃德的住所?】
到一个地方先查黄页,问当地人
随身纸笔
身体受伤后的急救:消毒、止血
驾驶技术
系安全带
破坏车胎
【接第三部,然后去见女孩】
【醒来,偶然发现,准备撤离,意外死,暴露自己,监听的信息,问当地的已知源,黄页查人名字得到地址,跟踪,约问Nicky,回忆,搜索旧闻,到现场(再次暴露),找到沃德偷听得证,去找女孩再次暴露,逃脱杀手】
5 ) 伯恩的时代继续(严重剧透)
本来想写个短评,发现短评空都写不下了。。。转战影评。。
关于情节:
玛丽上来就死掉,确实够可惜。。不知道编剧是不是想换换胃口,为伯恩找个新搭档。。总之,一个人的戏肯定比两个人好写就是了O__O"…
女主管,很御姐。。。一上来还真有点小不适应。。。但后来,又因真相大白体现母性光辉。。(难不成女性角色设置永远都陷于如此境地不得翻身?)
杀手挺演绎,无表情少言语,十足杀人机器。。这也让稚嫩演技成为合理。。
Danny Zorn死掉,很桑心-。-
最后孤儿女出现,我预想会在第三部出现。。。可能成为新杀手。。到时候,复仇记什么的会否涂抹一层传奇与神话色彩。。
关于主观个人感受:
有几点 首先,第一部05:52与第二部05:20呼应不错。。。真是对应一和二了。。
然后,看完一部再看第二部,从某个角度上,马特神似莱昂纳多(⊙o⊙)!
再者,马特在莫斯科被击中,无缘无故打偏没中要害,作为一名职业杀手太牵强了吧。。o(╯□╰)o.。。杀手其实似乎设置成被巡警呵斥所惊没真正打中他是否更合理。。。(一家之言,难成大气候。。)
还有,真的很喜欢近结尾伯恩和杀手隧道飙车戏。。我一直紧握鼠标。。。像是替伯恩握着方向盘。。囧。
挺揪心,导演拍摄也很讨巧,把人物设置到山穷水复之地。。几近命丧一线,最后还是会有东风助雨,主角力挽狂澜。。
最后,片子想要看得爽就得把每个段落剪得尽可能短促且稠密。。镜头数要远远大于观众视觉反应速度~~才会达到理想效果。
6 ) 潦草笔记之《谍影重重2》
画面多晃动,构图不稳定,尤其两人对话时常从一方肩膀后拍对方,不求脸部完整。
下属单独向艾毕汇报疑点时,俯拍仰拍来回切,预示将被灭口。
色彩以黑灰银为主,冷峻肃杀,也与主要取景地柏林、莫斯科的气质气候吻合。
例外之处有两处印象深的:一是在印度,风车、气球甚至小店前的乐事都是五彩的;
一是结尾伯恩找到孤女忏悔出门后,从中景切到俯拍,雪地广场,只伯恩一人走在中间,
镜头再慢慢上拉到广场前端的高楼,亮灯率有七成以上。
配乐爆有节奏感,尤其是两组平行蒙太奇时。
最棒的是第一段玛莉翻看伯恩回忆片段和伯恩在沙滩奔跑的,鼓,起初欢快,然后急促。
与李安《卧虎藏龙》里著名的京城夜追相似。
(接下来N段昨天写在博里,保存时出问题全没了,哭,总之每段的配乐都不相同。)
明星道具:伯恩与玛莉的合照,出现3次。
1是玛莉甜蜜看,2是伯恩踏上复仇之路,3是伯恩在去莫斯科的火车上,仇报了一半。
象征对玛莉的承诺——不杀人。
精彩片段:伯恩追查蓝琳住地与工作地;
伯恩计算轻轨交错时间穿过甩掉德国警察。
主题:善与恶。
首场追逐戏,玛莉边开车边劝伯恩别杀人,伯恩刚犹豫,玛莉就被杀手一枪爆头,靠。
伯恩由此开始复仇,但这句话产生了效果。具体可见用录音笔对付艾毕,没射杀俄罗斯杀手。
还有国家利益与特工百姓个人生命孰轻孰重,类似题材里都纠结的问题。
生命之水的意象,贯穿3部。
第一部开头,伯恩在海中被救起,失忆。
第二部,伯恩在水中为玛莉人工呼吸,未果,心碎放手,
第三部结局,伯恩跳入水中,重生。
感谢道林·里曼、保罗·格林格拉斯、托尼·吉罗伊、马特·达蒙等等,好电影让人不仅粉明星,更关注导演与编剧。
当然,马特·达蒙本人就是只好编剧:)
7 ) 嘎嘣利落脆!
1)剧情利落。这个片子基本上没费一点力气去营造若干个套绕观众,好坏人物也几乎一出场就让人明白了他们的身份,叙事风格完全是单线的。沉的住气,一步一步慢慢把故事从容的讲完,冬冬我就喜欢这种具有五、六十年代优雅风格的间谍片。
2)人物利落。片中以Bourne为代表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Anti 007的“新型”间谍——低调、沉着、冷静、没有后援。看起来不起眼的人物却能在精确的判断后利用最恰当的时机瞬间勃发,顷刻间扭转局势。片中有三场戏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是Bourne随手用杂志卷成短棒与另一个仅存的Treadstone杀手肉搏;二是用煤气+面包炉+杂志造成爆炸破坏现场;三是在莫斯科街头开Lada出租车与警方的奔驰警车、反派杀手驾驶的SUV狂飙并取得完胜。用普通的物品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这才是真正间谍中的王道!
3)拍摄利落。全片大量采用了近景跟随拍摄,追逐逃亡场景用极短的镜头剪接连缀,没有用近几年时髦的慢动作、子弹时间、镜头满天转等特效。但是一样达到了让人屏住呼吸、目瞪口呆的效果。汽车追逐片断中近距离车内拍摄的碰撞场面尤其惊心动魄,远比其他动作片中动辄撞坏十几辆车来的惊险刺激。
总之,这部片子不错!值得去看、去买、去收藏。
8 ) 丧偶特工の逆袭
伯哥在第二集里开始一心躲在阿三堆里以求苟活仍然无法避免老婆领便当的悲剧,同时又被老头子设计陷害后惨遭CIA追杀...在心中经过万千羊驼奔腾后一不做二不休果断开挂把反派+boss一锅端了的同时顺便在俄罗斯报了杀妻之仇...续集依旧保持了前作的高水准制作,剪辑犀利,动作场面使用了大量手持摄影增加临场感,剧情节奏紧凑,基本没有无聊的爱情戏,而伯恩丧偶后的各种感情流露却多次贯穿全片,使影片有血有肉,可以说绝非狗尾续貂的续集,而是青出于蓝的佳作。
另,于谍影重重5上映之际时隔X年重温,在这X年中大概是二流动作片看得太多,发现谍影重重系列在同类谍战片中真应该能称上翘楚吧,之前阅历太浅,打的都是二星评价果然很不客观啊。。。囧
2016年9月
相比《007》《碟中谍》《王牌特工》中男主帅到外太空的颜值以及无限开挂的技能,马特·达蒙不那么惊艳的外表显然更符合特工身份,手持摄影更让悬念重生、暗藏杀机的间谍故事显得真实可信。节奏把握得相当好,剧本很扎实。
俄罗斯出租质量真好
Matt Damon纯爷们,纯的
仇恨不知缘起,总有因果业障,于是只好道一声抱歉,原谅我前尘的孽债。节奏惊心动魄,剪辑狠绝凛厉,欲加之罪的亡命特工正面反击,辗转果阿那不勒斯柏林伦敦莫斯科,连环复仇与自证清白,却难以全身而退。两张相片,分别是刻骨铭心的爱和悔。也许非要失去后才会懂,虚惊一场,乃是生活中最美好的词汇。
我发觉叫JB的都很厉害,是不是?James Bond, Jason Bourne
伯恩可能注定是孤单寂寞冷的,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超酷的装备,美女勾引,但是飙车,搏斗,杀害,也都很精彩。
手提摄影,快速剪辑,身体力行,暗藏杀机。间谍动作片由此洗牌
马特达蒙最喜欢的动作影星。
伯恩在水下亲吻玛丽的那段,真是又美丽,又悲伤,唉。
拍摄利落。全片大量采用了近景跟随拍摄,追逐逃亡场景用极短的镜头剪接连缀,没有用近几年时髦的慢动作、子弹时间、镜头满天转等特效。但是一样达到了让人屏住呼吸、目瞪口呆的效果。汽车追逐片断中近距离车内拍摄的碰撞场面尤其惊心动魄,远比其他动作片中动辄撞坏十几辆车来的惊险刺激。
很难想象自己第一次看的时候居然不喜欢,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部电影的看法也会改变。我们的伯恩没有高科技,没有帮手,靠高智商和好身手赤手空拳对抗强权,你以为电影传递的会是复仇的快感,想不到是一曲壮士的悲歌。
环游欧洲风情片..
拍摄手法牛哄哄的!无论镜头、配乐、节奏都无敌的!!!!!
《谍影重重》1~3是我看过的最棒的动作惊悚片了!这三部比碟中谍、007什么的更刺激、更真实。没有美女帮忙和高科技道具,全靠观察力、DIY和身手~ 导演和编剧功力不浅,马特·达蒙把动作戏和感情戏都演得宁静自然。毫无多余的煽情或莫名其妙的拖延,代入感极佳。(9.5/10)
每一位特工都无法拥有爱情。
不要以为你男朋友厉害你就不会死
整个片子干净利落,扣人心弦。对自我身份的确认与对过去的救赎又让影片多一份厚重。
谁说王家卫镜头很晃?
情节步步紧逼,咄咄逼人,丝毫不敢走神。飙车戏份也让观众看的紧张刺激,目不暇接。作为承上启下比较尴尬的第二部,虽然更换了导演,但仍然很好的保留了前作的风格,还加入了一些新的东西。★★★★
看第一部就发现,片尾曲是Moby《18》里面的哟~大赞!!!